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腿开得越大桶得越深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全面推进绿美云南建设

时间:2024/4/30 10:41:58|点击数:

  202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这不仅是云南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两年来,从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到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美丽中国在云南的创新实践全面开启,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云南的“最美标识”,世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愈加绚丽夺目。

  绿美云南建设意义重大

  这是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为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绿美云南,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云南的施工蓝图,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出一条生态好、城乡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路子的新探索。

  这是谱写美丽中国建设云南篇章的创新实践。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目标是未来五年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云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设绿美云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云南立足省情的主动作为。

  这是云南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务实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始终牢记嘱托,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这一定位,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绿美云南建设,着力推进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是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内在要求和时代回应。

  这是实现云南“双碳”目标的有效抓手。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森林碳汇是最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植树造林是最有效的碳汇方式。建设绿美云南,是云南服务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将全面提高云南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使森林成为“水库”、“钱库”、“粮库”,让绿植成为“碳库”,进而推动云南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

  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向往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民生福祉不仅包括发展经济,而且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绿美就是生产力,绿美就是竞争力,绿美就是影响力。建设绿美云南,就是要厚植生态优势,挖掘生态潜能,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成发展优势,让绿美云南建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绿美云南建设谋划系统

  围绕总体思路,坚守建设原则。紧紧把握着力推进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使城镇乡村融入大自然、建成大花园,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绿美惠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科学绿美,科技支撑、产业助力,政府引导、广泛参与的基本原则,不搞形式、不搞运动、不砍树、不浪费,着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让云岭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感知度、认可度、满意度,不断夯实争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基础。

  紧扣建设目标,突出建设重点。绿美云南建设致力实现“四个基本”: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推进机制基本确立、建管运营模式基本成熟、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城乡绿化美化标杆引领导向基本形成;努力达到“三个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提质、全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加快提高、绿美云南美誉度和知名度加快提升。着力推动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重点建设,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展,使云岭大地成为游客的“绿美宝地”,成为人民群众的“人间乐园”。

  发挥独特优势,采取精准措施。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立足生物多样性省情,构建乔、灌、草相互搭配,叶、花、果相互结合的近自然生态群落,打造多元共生、安全稳定的生态系统,让美丽家园充满生机活力。采取推优学优典型带动、科学规划引领、精心开展绿美设计、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绿美+”经济发展壮大、创新建营管护模式等有效措施,因地制宜推动绿美云南建设。

  绿美云南建设成效明显

   建设资金投入统筹有力。制定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把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为云南的实施方案。统筹资金加大行动公共支出部分的保障力度,省级设立奖补资金,鼓励个人、企业捐资,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2023年,云南地方财政以绿美云南为重点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支出达293亿元。

  城乡绿地面积持续增加。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云南生物多样性名片推向世界;建成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美丽县城”、“美丽乡村”,2023年新建成绿美乡镇100个、绿美村庄200个、绿美河湖296个,完成营造林418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3.73万亩。

  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建成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19万户,新建改造地下管网6757公里;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实施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新增3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3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10个县(市、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平均浓度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九湖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劣V类“帽子”;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4.1%、为历史最高,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赤水河(云南段)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生态产品价值有序实现。全省20个州(市)、县(市、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年,建成10个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清洁发电量占比达83.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43%左右。随着“绿美+经济”模式的推行,云南绿水青山的“好颜值”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奔向云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旅游发展新时尚。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2.3%。

  (作者:腿开得越大桶得越深党组书记、院长  杨正权)

来源/作者:《云岭之窗》杂志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