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马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测度与提升路径

时间:2024/4/3 18:28:51|点击数:

  “软实力”最初的思想来源是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关系中如何通过吸引而不是胁迫来获得自己偏好的政治结果的能力。最初提出软实力的约瑟夫·奈2004年出版了《软实力—在世界政治中成功的意义》一书,在美国和国际政治领域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即将衰落,而这个研究从美国的软实力角度重新讨论了美国的大国地位,改变当时对美国的负面看法,成为了当时美国政府一笔重要的政治资产,书中提出的理论也成为了国际政治领域较为重要的思想成果,引发世界各国对这个政治概念的研究热潮。

  一、中国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我国提出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普遍认为软实力是由国家的文化内涵产生的一种影响力,它会对国家的行为与政策战略的结果和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影响的范围既包含了国际影响也包含了国内影响。将“文化”与软实力结合起来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独特特征,它的潜在内涵是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愿意与全球共同分享,但是中国从不搞制度输出和制度竞争,因此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美国那种一手鼓吹“民主政治”而另一手挥舞着“大棒”的“软实力”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的水平还不高,英国波特兰公司所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到中国软实力在全球始终处于25至30名之间,当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往往是不愿意提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客观事实的。

  事实上我国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非常重视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就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非常清晰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基于核心价值软实力

  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在于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也是出发点和目的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的演讲中提出从“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国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的提出表明了中国的国际发展观,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对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测度,需要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指标体系,主要可以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力、国际旅游竞争力、国际教育竞争力、国际文化影响力、国际传播影响力等方面来展开。

  1.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经济指标。商务部等2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贸易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将更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贸易以文化产品为主。近年来,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并不断实现突破,但是我们的文化贸易的出口规模还不大,高附加值的文化服务还不多,文化贸易结构亟待优化、贸易发展水平不够均衡,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精确地测算,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2.国际旅游竞争力主要通过国际旅游来促进文化互动和经济价值的创造,可以促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和理解、文化体验和传播以及国际形象建构和文化外交等。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升能够显著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各个国家通常通过制定有利的旅游政策来鼓励国际游客入境游,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国际游客。

  3.国际教育竞争力不仅关系到教育体系的质量,还直接影响国家的文化形象和软实力,这既是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对世界各国学生吸引力的直接反映。2020—2021学年,中国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参加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高校数量越来越多,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

  4.国际文化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好感度和中国国家形象国际排名来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来自国际民众的直观感受实际上对我们判断当前中国的真实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作用。约瑟夫·奈曾经讲过一个关于印度尼西亚的例子。印尼拥有2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民调机构显示印尼曾经对美国的好感度高达75%,在美国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战争发生后,印尼对美国的好感度迅速降低到了15%。美国政府一直寻找机会恢复与印尼的关系,在2004年印尼海啸灾难事件中,该国约有23.9万人死亡或失踪,美国政府抓住机会连续3次上调了援助经费预算共积极向印尼提供了3.5亿美元的援助,印尼对美国的好感度也恢复到了40%,这为当时的布什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5.国际传播影响力能够显著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四、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构建更为广义的中国国家文化核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软实力的内涵和意义也逐渐从满足本国的现实利益逐渐升华为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和平做出贡献,进而构建起中国发展所必需的长远和根本的国家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2.提升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力。国际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是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是核心的竞争力,我们应当着力在加大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规模,提高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增长率,扩大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加知名文化品牌数量和知名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加国际文化合作项目,加强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力,增加我国在文化贸易领域的实力。

  3.增加国家旅游的吸引力。继续加强国家旅游基础设施、文化资源和景点的建设,通过文化活动、节庆、艺术展览等方式展示本土文化,开发独特的自然风光、地理地标和旅游文化资源,提供文化游、生态游和研学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提高服务业素质以优化旅游服务,推动生态旅游和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安全保障等,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

  4.增强国家教育竞争力。增强国家教育竞争力可以通过提高留学生数量和比例,增加国际学生满意度,提升学术机构的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构建多元文化环境,促进国际语言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学术排名,鼓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等方面投入相关政策,国际教育竞争力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需要制定精确的长期性政策,久久为功。

  5.提升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要通过国际视野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以国际通行的朴实简单的语言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要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国家治理中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要把中国对外关系中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进行宣传,体现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6.增加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要通过顶层设计把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纳入我国的国际传播综合能力当中。利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来表达中国实践,把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作者系腿开得越大桶得越深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骥)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